概述
“景”即境域的風光,也稱風景。是由物質的形象、體量、姿態、聲音、光線、色彩以至香味等組成的。景是園林的主體,欣賞的對象。自然造化的天然景(野景)是沒有經過人力加工的。大地上的江河、湖沼、海洋、瀑布林泉、高山懸崖、洞壑深淵、古木奇樹、斜陽殘月、花鳥蟲魚、霧雪霜露等,都是天然景,園林造景時要充分加以利用。
造景方法
中國自南北朝以來,發展了自然山水園。園林造景,常以模山范水為基礎,“得景隨形”,“借景有因”,“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造景方法主要有:
1,挖湖堆山,塑造地形,布置江河湖沼,辟徑筑路,造山水景;
2,構筑樓、臺、亭、閣、堂、館、軒、榭、廊、橋、舫、照壁、墻垣、梯級、磴道、景門等建筑設施,造建筑景;
3,用石塊砌疊假山、奇峰、洞壑、危崖,造假山景;
4,布置山谷、溪澗、亂石、湍流,造溪澗景;
5,堆砌巨石斷崖,引水傾瀉而下,造瀑布景;
6,按地形設淺水小池,筑石山噴泉,放養觀賞魚類,栽植荷蓮、蘆荻、花草,造水石景;
7,用不同的組合方式,布置群落以體現林際線和季相變化或突出孤立樹的姿態,或者修剪樹木,使之具有各種形態,造花木景。
8,在園林中布置各種雕塑或與地形水域結合,或單獨豎立,成為構圖中心,以雕塑為主體,造塑景。
5:借景
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景范圍中來。借景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傳統手法。一座園林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為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豐富游賞的內容,除了運用多樣統一、迂回曲折等造園手法外,造園者還常常運用借景的手法,收無限于有限之中。
古代的實踐和理論
中國古代早就運用借景的手法。唐代所建的滕王閣,借贛江之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岳陽樓近借洞庭湖水,遠借君山,構成氣象萬千的山水畫面。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圍,六橋鎖煙水”的較大境域中,“西湖十景”互借,各個“景”又自成一體,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借景”作為一種理論概念提出來,則始見于明末著名造園家計成所著《園冶》一書。計成在“興造論”里提出了“園林巧于因借,精在體宜”;“泉流石注,互相借資”;“俗則屏之,嘉則收之”;“借者園雖別內外,得景則無拘遠近”等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