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中國實在是近幾年太過紅火的題材。藝術領域內的中國熱,暴露了西方世界對中國迫不及待的強烈好奇。緊跟著中國當代藝術之后,如今長著一張中國臉的時裝設計也紅火了起來。法國老牌百貨LeBonMarché要專門為中國設計師設置專區,但實地考察后卻發現,中國本土設計師無論從設計上還是生產上都沒有做好走出國門的準備。事實證明,經濟危機的到來率先把中國當代藝術打回了原形,這些迅速躥紅的華裔設計師是否也存在泡沫呢?
JasonWu的爆紅最具典型意義,他的華裔背景幫了大忙。MichelleObama需要幫助丈夫共同建立一個新的美國,其中包括了對快速時裝和華裔設計師的選擇。很明顯,MichelleObama的衣柜后有一個強大的腦庫,如果她沒有另辟蹊徑地選擇那些“在野”時裝的話,恐怕僅憑一身Chanel和Dior并無助于將她推向如今的fashionicon地位。而她腦庫中非常重要的成員之一,便是買過JasonWu時裝的Ikram時裝店的老板娘IkramGoldman。
美國人除了要團結亞裔族群外,惡劣的經濟環境也使奢侈成了一件可恥的事。奢侈包含兩個層面,其一是昂貴的價格,其二是非常低的利用率。大多數華裔設計師都很好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以二流的價格博得一流的品質,然后主打可以超越時間的實穿牌,很好地裝飾了設計上的保守與無所建樹。這是美國時裝一貫以來的弊病,從Halston以降,幾乎沒有看到過能真正影響世界的尖端設計。男裝界的ThomBrowne算是30年來的大例外,面對經濟危機卻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一件風格前衛的ThomBrowne外套賣到40000元人民幣的時候,一套貌似普通的3.1PhillipLim的男裝外套卻僅售4000元人民幣,在快速時裝和設計師時裝之間,居然硬生生辟出了新的市場,叫做“亞裔設計師時裝”。
很明顯,在這一撥兒華裔設計師的成功案例中,真正獲得勝利的應該是“華裔時裝公司”,而并非是“DesignbyChina”。當然,在時裝領域單純追求“DesignbyChina”的勝利也是個偽命題,市場才是唯一的利器。在如今的國際大環境下,中國設計更應該考慮依靠自身強大的市場潛力,在時裝體系和營銷制度上進行創新,而并非只是停留在審美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