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指出,商品過度包裝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包裝廢棄物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每年全國包裝廢棄物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及可利用而未利用的廢棄資源價值達300億元。
新標:
食品包裝不得超過3層
近幾年來,各類商品包裝五花八門、花樣百出,材質、形狀各不相同,而且有的經過層層包裹后,從外觀上根本無法得知里面的究竟,帶來許多消極效果。
從本月起,過度包裝將受限制。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的國家標準《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正式實施。其中指出,所謂“過度包裝”,指的是超出正常的包裝功能需求,其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包裝成本超過必要程度的包裝。
新國標對食品和化妝品銷售包裝的空隙率、層數和成本等指標都作了強制性規定:食品和化妝品的包裝層數不得超過3層、包裝空隙率(即商品銷售包裝內不必要的空間體積與商品銷售包裝體積的比率)不得大于60%、除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總和不得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20%;飲料酒的包裝空隙率不得超過55%、糕點的包裝空隙率不得超過60%、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的包裝空隙率不得超過50%,各自包裝層數均不得超過3層。
廣州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袁玲表示,4月前生產的商品按原標準執行,4月起生產的則應按新標準實施,質監部門將加強對生產包裝方面的監督,發現不合格會督促本地廠家整改,多次整改不合格則會進行行政處罰。
調查:
茶葉、補品屬包裝重災區
昨日,記者走訪了天河、越秀部分商場、超市,發現多數商品包裝層數未“超標”,但也有一些商品借“豪華外衣”來抬高身價。
在吉之島某品牌茶葉檔口,一盒豪華包裝的福建鐵觀音售價880元,標示凈重為500克,產于今年2月。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最外層的木盒里面鋪著一層綢緞,上放六小鐵盒茶葉,更加‘衛生’的是:鐵盒中茶葉還裝在另一層真空包裝袋,并非散裝,“顯得比較高檔,適合送人”。整盒茶葉托起來十分沉重,據記者初步測算,其包裝盒重量至少是茶葉的兩三倍,其余大紅袍、綠茶的包裝也接近如此。
記者發現,茶葉、補品、酒品等商品體積并不大,往往以“奢侈的包裝” 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屬于過度包裝的重災區。
廣百中怡一家香港補品店專售燕窩、冬蟲夏草等高檔補品。銷售人員向記者推介一件禮盒裝的36克印尼血燕窩,“單單最外面的紅漆木盒都要100多元,很多人就是看上這個漂亮的包裝”。記者看到,這件售價1880元的禮品同樣穿著重重“外衣”:長寬分別約40厘米的紅漆木盒內墊著一層塑料泡沫,襯有一層黃色綢緞,“坐”在中間的是一個小型的透明塑料盒,里面才是六七塊小燕窩,看上去包裝空隙較多,有點空蕩。
市民:
過度包裝提高成本
有資料顯示,一些豪華商品的包裝成本已占到產品總價的70%,更有商家趁機搭售其他商品,消費者以不菲的價格購到手的卻是普通商品。
大多數市民不認可商品的過度包裝。“包裝那么精美,成本最終還是要攤到買家頭上。”家住荔灣的賴姨就說,平時她都是叮囑子女買簡單包裝的禮品,避免浪費。受訪市民還認為,過度包裝的天價補品、天價洋酒等還助推了社會奢侈之風,使人互相攀比。
也有市民持另一種看法:商品豪華包裝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檔次”,社會上也普遍有這樣的需求。“送禮的話,包裝精美更顯得有分量,比較得體”,在天河北上班的白領周先生坦言,如果自己吃,肯定不會買包裝這么好的,而是買普通包裝或散稱的,“價格便宜點”。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