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平面設計文獻展”本月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辦,分“國民·生活”、“人民·英雄”、“公民·時代”三個單元,第一次從“平面設計”的角度對包括“月份牌”、“宣傳畫”在內的各種招貼畫,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展示,同時也組織了十余位中青年學者,對相關課題進行了研究性的梳理。
此次學術展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反響。業界認為,它提示了一個值得繼續深入探討的領域,為今后更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個實際的學術支點,而另一方面,它也引發了大家對于深圳設計學科基礎相對薄弱、科研輻射力不足的思考和議論。盡管深圳設計樣本領先全國,各種回顧性展覽專業而頻密,但設計教育和設計理論的鋪墊和跟進有所缺失,學術建構亟待完善。
據深圳關山月美術館研究收藏部主任黃治成介紹,“20世紀中國平面設計文獻展”是中央美術學院為國際平面設計協會聯合會年會而策劃的一項學術展覽,2009年10月曾經在北京展出過一次。這一次移師深圳,是策展人許平考慮到展覽有深化的必要,深圳為改革開放以來的當代海報提供充足的樣本,相關課題的研究性梳理得以進一步提升,能較為立體地折射出中國社會生活形態的轉變與文化觀念的變遷,同時也更為完整地勾畫20世紀中國平面設計史的輪廓。
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副主席曾軍認為,此次文獻展的價值在于,填補了深圳設計在學術研究方面的空白。他說,深圳出色的設計作品很多,優秀設計師很多,但是學術輻射很有限,專業的聲音太微弱。深圳的高校長期游離在行業之外,協會想組織一批專門的人力推進理論整理工作,卻因為多數設計師都被龐大的商業需求裹挾著難以抽身而遲遲未能實現,深圳設計一直處于自下往上肆意生發的狀態,而沒有形成與之同步的研究體系。由美術館、博物館組織像文獻展這樣的回顧性質的展覽,即便呈現出來的樣本和史料都十分有限,也實屬難得。
平面設計師黃立光直指,深圳的設計教育和設計研究很滯后,學術建構必須依賴藝術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平臺和資源,畢竟作為商業機構,設計公司不可能去做這些工作,它需要專門的人手和充足的時間。但撇開對設計樣本的收集和呈現、對設計史進行整理和建檔、對設計理論的完善和拓展這些宏大的主題不說,僅僅是譬如字庫開發一類的小課題,深圳多年來也未見成果。
深圳華美術館相關人士則提出,設計學術建構的目標與目的在不同環境的城市中,也應有所不同。深圳城市的建設和歷史、設計行業的發展積累,都只有三十年的年輕歷史。深圳深受經濟環境和市場因素的影響,當下以經濟因素為主導的設計市場雖然在技術上、視覺上不斷求新求變,但難以擔當起設計藝術傳播及學術構建的重擔。深圳自身設計學術的建構需要實踐和時間的累積,需要設計理論研究人員的擴充、專業理論的深入教育、豐富和普及世界設計歷史知識、更多的交流學習世界設計研究成果等等,涉及的是多個環節方方面面的完善。
深大已介入設計博物館項目籌劃,高校或可成設計研究策源地
就深圳設計正面臨高速發展但學術輻射有限的尷尬境地,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鄒明表示,在立足專業教學的基礎上,深大正在積極開展設計研究方面的工作。他說,深大設計學院目前有七個專業方向,陸續在與藝術機構和業界建立聯系。例如兩年一度的國際設計教育論壇、與深圳室內設計“深圳十人”共同舉辦的兩次“方盒子”設計比賽、與關山月美術館合作的每月一期“四方論壇”等等。
鄒明十分認同學術研究應當由高校來牽線搭橋及負責大部,他透露深大已介入深圳建設首個設計博物館項目的籌劃,深大在各方達成共識的初步設想中,至少會成為該設計博物館的一個重要布點,一旦建成,在收藏展覽之外,它還將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例如成立知名設計師短期的高端工作室,使得專業教育和社會實踐產生關聯,為科研提供最鮮活的一手資料等,立足本土設計,輻射全國及國際。據介紹,深大目前已開設設計理論和設計管理方向的專業課程,相關的師資力量也足夠,只是全新啟動一個研究項目、配備人員都需要走一套程序,尚需時間,目前仍處于構想和籌備階段。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