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設計標志之前那種看似專業的大規模采訪調查不感冒,這種調查,除了讓客戶感覺他花的錢物有所值之外,沒有其它用處。我認為這種調查更適合于產品研發前對消費者愛好的測試或廣告創意的一些背景調查,但不適合于一個標志設計。你可以只知道客戶的行業,然后大概了解客戶的意圖后,就可以設計出一個好的標志,在幾個晚上完成——這并不是什么特例,也沒有什么神跡發生在其中。而且,在標志設計中,無論你采訪了多少人,最后拍板的,一般就是企業的老總,他的點頭或搖頭都與你在之前采訪多少人無關——最多是他看到你那一堆裝訂漂亮的調查報告感覺會心里愉
我一直對設計標志之前那種看似專業的大規模采訪調查不感冒,這種調查,除了讓客戶感覺他花的錢物有所值之外,沒有其它用處。我認為這種調查更適合于產品研發前對消費者愛好的測試或廣告創意的一些背景調查,但不適合于一個標志設計。你可以只知道客戶的行業,然后大概了解客戶的意圖后,就可以設計出一個好的標志,在幾個晚上完成——這并不是什么特例,也沒有什么神跡發生在其中。而且,在標志設計中,無論你采訪了多少人,最后拍板的,一般就是企業的老總,他的點頭或搖頭都與你在之前采訪多少人無關——最多是他看到你那一堆裝訂漂亮的調查報告感覺會心里愉快一些。
Turner Broadcasting的CNN的標志,就是在48小時之內完成的,沒有調查,沒有看以專業的表格列舉要點,甚至也沒有什么頭腦風暴,當時負責這個設計的TONI DWYER回憶起這個項目時說:“在十一點時,突然有人覺得他們需要一個標志,最好能夠在24小時或48小時之內定稿?!?/p>
而CNN當時負責此次任務的TERRY MCGUIRK說:“他們給了我們四五個不同的標志樣式,其中一個顯得不錯,就是一條電纜貫穿了CNN三個字母,于是我們便選擇了這個標志?!?/p>
30年過去了,這個標志仍然在使用(其中只作了一點點的完善修改),這個標志也獲得了很多人的贊譽。
說這個例子是為以下這個反面例子而鋪路。
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兒童博物館,占地472,900 英尺,每年游客達100萬人。該館早于1925年便建成,歷史可謂悠久。在它的85生日來臨之際,他們希望能夠有更多人的來該館參觀,于是他們設計了新標志,這個七月便會啟用,標志由 Marmillion + Company設計,該設計公司已經服務該博物館近十年。
在設計公司的案例分析中提到這次設計的一些背景資料:
“兒童博物館要求我們幫助他們重新定位品牌形象,并且有具體的品牌執行計劃,其中,我們與博物館的股東、捐贈者、工作人員及該市及周圍地區的訪客進行了訪談,從而了解品牌的傳達信息。
……
我們對不同的市場的目標消費者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及測試,這種測試允許被訪者自由表達他們的意見及看法,也對博物館的品牌形象進行了測試及讓受訪者推薦。根據調查結果,在2009上底,我們為博物館制定了一整套品牌戰略?!?/p>
這么多的測試及調查,最后結果卻是設計出的是這個標志,這個標志,漂亮與否并不重要,關鍵是我們看不到“兒童”在哪里。
當然,這個標志的設計構思,設計師也交待得很清楚,上面的那個拱形就是模仿了博物館新建的正門大樓的建筑特色:
我在這里并不想否定調查的作用,而是任何調查,都涉及到溝通,而凡是溝通,則涉及到表達誤導。你問一個人喜歡什么樣的兒童博物館標志,回答無非也就是一些陳詞濫調的關鍵詞,但這些關鍵詞,其實你不去調查,也可想到(除非是某種特殊的偏罕行業)。所以問題的關鍵也不在于知道一個游客喜歡什么樣的標志(除非這個人是企業負責人),而是設計標志應合乎一種自然及本能的規律,不要走極端——具體到這個標志,我不相信無論是股東還是其它工作人員大部分人都在調查時回答說:最好是用那個屋頂形狀作標志。所以設計師需要自己有一個清晰的思路——與調查結果無關的思考方向,否則,你很容易被那些“正確的廢話”所誤導。
對于這個標志,我個人認為,就算是以屋頂形狀作為切入點,仍然可以走得更遠,如這個拱形門,就可以通過藝術形式賦予它更多的含義,“兒童”、“發現”、“學習”、“知識”、“有趣”等這些關鍵詞,在這個標志找不到半個蹤影。而且標志的字體過于緊湊,字體顯得很嚴肅,更象是一家機械廠或銀行的標志,顏色上,很難想象與兒童游戲有關的標志中竟然沒有曖色出現。
剛剛仙逝的著名畫家吳冠中曾經有過“筆墨等于零”的著名論調,看來,有時“調查也等于零”。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