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圖書館東館和上海大歌劇院落戶浦東,為了杜絕“秋褲樓”、“馬桶蓋樓”等奇怪建筑再現,市府多部門聯合發起2016上海市重大文化設施國際青年建筑師設計競賽,面向全世界青年設計師,并為三座文化設施征集設計方案。據悉,三座建筑將在2020年前建成。“浦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之地,青年也是活力創新的源泉,所以我們想針對這三個重點文化項目舉辦設計競賽,面向全球45歲以下的青年設計師。”浦東新區規土局局長許健接受采訪時講述了一樁舊事:“在建造南浦大橋時,對于如何減少引橋造成的土地浪費問題,難倒了不少設計師。當時一名
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圖書館東館和上海大歌劇院落戶浦東,為了杜絕“秋褲樓”、“馬桶蓋樓”等奇怪建筑再現,市府多部門聯合發起2016上海市重大文化設施國際青年建筑師設計競賽,面向全世界青年設計師,并為三座文化設施征集設計方案。據悉,三座建筑將在2020年前建成。
“浦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之地,青年也是活力創新的源泉,所以我們想針對這三個重點文化項目舉辦設計競賽,面向全球45歲以下的青年設計師。”浦東新區規土局局長許健接受采訪時講述了一樁舊事:“在建造南浦大橋時,對于如何減少引橋造成的土地浪費問題,難倒了不少設計師。當時一名中學生給市政府寫信,提出了大橋引橋采用螺旋形一層一層盤旋向上,在空中兜圈子以節約土地的方案,南浦大橋施工時真的采用了這個創意。所以說,青年人有很多好點子,應該充分發掘。”
許健還介紹,本次競賽活動的主題為“文化點亮城市”,另分為三個分主題,上圖東館為“交流·共享”,上博東館為“傳承·經典”,上海大歌劇院為“藝術·生活”。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競賽活動采用公開征集形式進行,發動國內外青年建筑師和社會廣泛參與和眾籌眾創。本次競賽活動每個項目均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佳作獎4名。競賽活動報名從今天開始,4月30日作品提交截止,并于5月20日由專家評審出獲獎方案。每個項目的評審專家組由7人組成,含國內外建筑規劃專家、文化運營專家及展陳設計專家,評審專家組將對提交的作品分兩個階段進行評審,第一階段由承辦方組織內部專家團隊進行初步篩選,由評審專家討論確認入圍方案,第二階段由評審專家團隊對每個項目的60個入圍設計方案進行投票評選,以投票方式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
競賽活動結束后,還將舉辦“2016上海市重大文化設施國際青年建筑師設計競賽活動展”以及相關學術研討會、頒獎典禮、圖書出版等相關活動。
上圖東館:建筑理念要保證20年不落伍
上海圖書館東館規劃選址于浦東花木行政文化中心,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10000平方米,包括資源展示、專題研究、學術交流、創新體驗、國際文化五大空間。建成后的上圖東館,將會新增讀者座席數4000個,新增館藏書480萬冊,年接待人次預計可達400萬。目標是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全媒體時代的復合型圖書館,打造國內唯一集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科技創新研發資源、社科智庫研究資源、上海地情研究資源為一體的上海科學文化中心。
“上海圖書館東館的建筑理念要保證20年不落伍。”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告訴記者,圖書館的發展歷經三大階段,第一代圖書館主要功能是藏書,比如解放前的上海市圖書館,書庫在當中,閱覽室在周圍,第二代圖書館更注重開架閱覽,比如當下的上海市圖書館,有100多萬冊開架圖書,不過囿于建筑面積限制,這只是總藏書的一小部分。第三代圖書館不再局限在書本,而是營造一個交流、知識和學校的空間,突出數據、多媒體和人。至于藏書空間則盡可能縮減,11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只會預留5000平方米來藏書,作為調劑書庫。
“雖然藏書不再是圖書館的主要功能,但是我們會在中心設置全開放的閱讀廣場,集納最新十年的藏書供讀者閱覽。”吳建中還表示,上圖東館還有供會議、展覽的交流空間,提供機器人和3D打印機等最新學習工具的體驗中心以及各類主題館。東館建成后,上圖總館將聚焦于藏書和研究性的工作。
上博東館:嘗試跨界展覽,《高逸圖》或為鎮館之寶
距離上圖東館不遠處,就是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告訴記者,上博東館總建筑面積約有100000平方米。“上海博物館東館將構建成以中國古代文化主題為核心的展陳體系,融合多個藝術門類,突出書畫、工藝藏品方面的展覽,與本館以青銅、陶瓷為重點的中國古代藝術專題陳列相呼應。”楊志剛透露,上海博物館現館藏有100多萬件藏品,其中14萬件珍貴文物、書畫、工藝品可能將搬至東館,其中《高逸圖》或將成為上博東館的鎮館之寶。
“上海博物館雖然是國家級博物館,但近4萬平方米的面積太小了,比很多省級博物館還小,功能拓展受到限制,如今東館將極大提升博物館的發展和接待水平。”楊志剛表示,上博東館不僅要展現整個中國的歷史文化,也要突出所在地上海的江南文化,將會針對性地推出系列展覽,比如宋元后的江南文化、一帶一路等,“這些展覽不再局限于青銅、書畫等,而是跨界展覽,另外還需要面向社會征集一些展覽藏品”。
大歌劇院:將建6-9塊舞臺,實現前臺演出后臺搭建兩不誤
“上海大歌劇院規劃選址于世博后灘地區,與徐匯濱江區隔黃浦江相望,整體形成了跨黃浦江的大文化與金融中心。”上海歌劇院副院長張慶新表示,全國尚未有一座現代化的專業歌劇院,上海大歌劇院將彌補這一空白,并將以國內頂尖、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為目標,力爭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專業歌劇院。
“歌劇被稱為音樂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演出陣容尤其龐大,臺前幕后至少需要200人,舞美燈光搭建也需要四五天,因為沒有主場,需要在大劇院等場地排檔期。”張慶新說,上海大歌劇院將按照國際標準,搭建6-9塊舞臺輪換,能實現在不重復拆裝臺的情況下多臺劇目的輪換演出,前臺在演出,后臺可以搭建舞美,這樣就能滿足每天換演出,不再需要預留四五天的搭建時間。
按照規劃,上海大歌劇院規劃總建筑面積約97000平方米,包含歌劇專業劇場及上海歌劇院現有業務用房的遷建,主要服務于歌劇、芭蕾舞劇的演出,兼顧歌劇情景音樂會,可以滿足約500人規模的排練業務用房以及舞美公司設計制作用房等功能需求。
張慶新還告訴記者,現已有35部成熟的常演歌劇,等到開臺后,大歌劇院將常演劇目增多至50部,其中包括“波西米亞人”、“圖蘭朵”等經典作品,還要突出民族原創性,保留“江姐”“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等傳統劇目。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