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的是如何從一款產品到成為一個品牌。是一個從0到1,從小變大的話題。
行若策劃,智形合一
Since 2000
【行若導言】我們今天說的是如何從一款產品到成為一個品牌。是一個從0到1,從小變大的話題。
首先你需要重新了解產品和品牌的定義:
產品就是能滿足需求的東西,包含有型產品,如汽車手機,也包含無形產品,如服務、活動等
但產品和品牌之間隔著很寬一條河,到底什么樣的產品能跨越這條河成為品牌產品呢?
一個包,一瓶水,一杯咖啡,這都是產品。但換成愛馬仕鉑金包就不僅僅是一個包了。換成VOSS水就不再是單純的水了,有了星巴克標志后,這咖啡更容易被銷售。
這就是品牌產品和普通商品的差異。
產品可以成為品牌,一款偉大的產品能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香奈兒5號香水,紅牛飲料,拉菲葡萄酒、黃老吉,勞力士水鬼,蘋果手機這些單品都是各自品類的佼佼者,具有高度市場認知。除了這些有型的產品外,無形的文化類產品也能成為品牌,哈利波特和速度激情就是有名的IP,具有強大市場感召力,所以他們的續集始終吸引粉絲,是票房保證。
那些品牌型產品幾乎都是爆品,他們的銷售力遠超同類產品。他們是當之無愧的爆品,但爆品并不代表就可以成為品牌。
我們要努力把那些產品打造成品牌,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一個原因在于品牌能降低消費者決策時間,這對企業也同時有利。2、能夠賣出更高的售價 3、只有品牌型產品才能占據更大市場,最后一個,品牌戰略是國家戰略,我們需要打造更多品牌來推進國家品牌戰略進程,畢竟實業興邦。
但因為市場環境不佳等各種原因,導致企業陷入焦慮,其實焦慮無非來自二點:價格上不去,企業走不遠,前者本質是因為消費者沒有認同感,無論對產品還是企業。后者本質在于缺乏可持續塑造的價值。即企業沒有實現價值累積。
能讓企業跳出這些困局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樹立品牌意識。記住:品牌本質就是買賣雙方對達成共識的價值兌付。賣方兌現價值承諾,乙方托付利益信任。
實現兌現,最直接載體就是:產品。因為產品產生體驗,因滿意體驗可以激發復購,誘發傳播
為什么要從品牌說到產品,因為有個歷史邏輯的驅動:
過去,消費者會因為覺得企業好,從而認為它的產品也是好的,這本質是品牌光環效應;
而今天互聯網時代,邏輯改變了:消費者只要認為你的產品好,他就可能購買,至于背后的企業是誰,并不關心。這就是產品優先的消費邏輯。
比如,過去,索尼,微軟谷歌這些大牌能令消費者因品牌光環效應而默認這些企業推出的產品是優秀的,從而購買,甚至像雅馬哈這類公司,品牌光環下,產品線涉及數十領域。品牌效應被異化和稀釋。
但今天互聯時代,規則發生了變化:消費者會因頭部網紅大V的直播而輕易買下一款之前從未見過的產品。因為有了流量,產品經營者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在線工具、APP等渠道快速獲知產品信息,并便捷完成購買過程。從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爆品的產生。
但是,很遺憾,這些只是流量型產品,并不是品牌型產品,他們后繼乏力,網紅型爆品生命力很短。能成為品牌型產品的往往具有持久銷售力,這類持續生長的產品才能稱為品牌型產品。
這些產品歷經幾十年,依然被市場高度認知,可以試想,失去經典款風衣的巴寶莉還是原來的巴寶莉么?即便一款單品,紅牛依然可以獨打天下。而披頭士的產品就是音樂作品,盡管已經過去幾十年,這些版權作品不僅僅依然煥發風采,更重要是的持續變現,財源不斷。
很多人因為喜歡某款產品而認知了企業,好比因為一首歌好聽而記住了演唱者。
從企業品牌到產品品牌的關注,有多種動因,最重要的是傳播方式的變革,互聯網改變了信息接受收方式。同時消費者迭代快速,也是造成這種變化的重要原因。市場會日趨成熟,越是成熟的市場,越需要回歸本源,回到消費者認知的載體——產品。
所以,在從事品牌行業,接觸了超過200個以上品牌后,我有了自己的方法論:
PIS產品形象系統,這一系統化營銷工具,通過品牌化打造手段來賦能產品;
沒有品牌賦能的產品,僅僅是商品。始終記住:杰出產品可以成為品牌。
要打造品牌型產品,首先需分清產品概念,產品其實包含三種形態:實體產品,虛擬產品和統合產品。最先進入認知的當然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實體產品。
PIS通過一套系統工具來打造產品,最終成就產品品牌,帶來更高的價值。
它包含6個板塊,遵循:分析——定位——規劃——生核——表現——傳播這6步法,環環相扣,由內而外,有序生長。并在6個板塊內分級展開,每一個板塊內容可以根據產品和市場情況調配比重。從而體系化,板塊化,整合化。是一套科學有效,融合線上線下綜合路徑的產品品牌構建系統。
可見,PIS并非單純包裝產品,而是通過打造出杰出產品,為企業賦能。
在企業博弈的今天,我們需要通過擁有杰出產品,為競爭增添籌碼。
互聯時代,是泛媒體化時代,是權威消解的時代。通過消費體驗,使產品為王更為突出
讓我們一起打造杰出產品,構筑品牌價值。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