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北京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召開“十三五”規劃首場公眾建言會,以“文化中心建設與提升城市魅力”為主題,來自多個行業的19位建言人現場建言,就北京城的文化建設的多個方面,向市政府相關人士提出自己的關心和建議。
來自首都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王子航建議,未來要凸現京城文物建筑的氣勢,且要更多發展步行道和騎行道,“我們常常忽略北京的恬淡和靜謐。歐洲很多國家古城風貌保持非常好,他們古城中私家車很少,有進城稅限制車輛進城,更多無軌電車和公共交通,人們在大街小巷愜意散步感受歷史,而且他們整體古建筑也比我們中式建筑高大很多,但是他們的內城很少見到寬大的道路。但是北京適于步行、騎行的很少”。
昨日被選到現場的19位建言人中,除了像王子航這樣的大學生,還有文藝家、企業家、媒體記者、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清華北大北影等學校教授,不同行業人士共同為北京的文化建設獻計獻策,由于大家熟悉、研究和關心的文化領域各不相同,每個人的建言主題也各有方向,如有關于“非遺保護”的,關于“加大舊城保護力度”的,還有“用互聯網促進首都文化建設”、“文化產業引領經濟轉型”、“對外文化交流傳播”等等。
媒體界的另一位建議人代表許前程,則對“奇怪”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北京的“奇怪”建筑應該建在二環外,“在二環內,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大體量甚至造型怪異的建筑,北京是很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特別是二環內應該更好維護好古城的風貌,大體量、造型怪異的建筑盡量少建。新穎創意的建筑可以到四環外商業區建設,比如像鳥巢建在北四環外,如果建在二環內必將格格不入”。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編制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開門編規劃”的要求,從4月21日起,市“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便啟動了為期5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2.3萬人參加活動,收到近7000條約140萬字的群眾建言,收到居民社會調查問卷近1.9萬份。建言人中,年齡最大的是88歲的海淀市民王寶山,最小的是僅7歲的一年級小學生蘇錦桐。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收到的公眾建言內容中,共涉及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協同發展、“高精尖”經濟結構、城市建設管理等13個重要方面和問題,既有戰略層面的深遠思考,也有具體的建議舉措。而從8月起,市“十三五”規劃編制領導小組將開展五場公眾專題建言會。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