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手工藝”項目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設計水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這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基礎與文化背景。如:蘋果產品之所以誕生在美國是因為其信息產業是全球最發達的。盡管其設計總監來自英國,設計風格來自德國博朗,制造在中國。
傳統手工藝經過前人反復推敲,一代代傳承至今,如果因為與現代生活方式與審美的脫節而終止,是整個社會和民族的遺憾。如何用設計賦予它們新的生命?為什么同樣源于歷史的手工作坊,在歐洲已成長為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品牌,但在中國尚未出現?中國沒有完整地經歷過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其工業設計體系存在著一個斷代。要做一個看上去像中國的設計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基于本土的產業基礎與文化背景在全球產生影響力。
基于這樣的思考,設計師楊明潔一直在腦海中構思著一個名為“新手工藝”的項目。而此項目構思成熟之時,恰逢蘇州獲得聯合國全球“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殊榮。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地區,其設計與創意產業的繁榮與影響力均離不開當地的產業優勢與文化背景,而“新手工藝”之所以源自蘇州也正是基于蘇州當地的產業優勢與文化背景。
此次“新手工藝”的項目對于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再發現、再思考、再設計,利用傳統工藝,結合當代的設計手段與品牌創新體系,讓由傳統的工藝演繹而來的創新產品具備當下人們的審美標準與生活方式,進入尋常百姓生活,讓傳統手工藝煥發新生。“新手工藝”背后的意義則是倡導一種傳統手工藝所應擁有的生活態度與方式,以及在如此浮躁的當下,我們所應堅持的一種手工藝“匠人”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生活態度與“匠人”精神都將顯得越來越彌足珍貴與重要!
在2015年4月10日——12日期間的文化部蘇州創博會上將展出由設計師楊明潔設計開發的第一個系列“新手工藝”項目作品,其中包括曾被第一夫人點贊的茶具系列——知竹常樂,來自有著130年歷史的皇家雪蘭莪。
一個擁有130年歷史的華人品牌
設計的國家性是存在的,但這不是一件刻意的事情,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我們可以發現,在農業文明時的產品設計,或稱手工藝產品,有著很強的區域性、地理屬性的特征,受到該區域的氣候、原材料、加工工藝、原住民生活方式等等因素的影響。如果談這個時期的產品設計的國家性與民族性,是顯而易見與自然而然的。
自古以來,馬來西亞吉隆坡盛產錫礦,于是誕生了一個由華人創辦的品牌——皇家雪蘭莪,在130年歷史中始終專注于一種材料與工藝,至今已成長為全球第一大錫镴品牌,專賣店遍布全世界。
皇家雪蘭莪一直以來與全球各地知名的設計師進行合作,設計開發新的產品系列。此次“知竹常樂”茶具系列就是與中國設計師楊明潔的第一次合作。
在馬來西亞的行程中,楊明潔參觀了位于吉隆坡的皇家雪蘭莪博物館、工廠,還參觀了當地的伊斯蘭文化博物館以及華人街。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讓設計師充滿好奇與創作的沖動,并嘗試親手去制作一件錫器,體會其工藝的精妙之處。
知竹常樂茶具系列
皇家雪蘭莪與楊明潔在合作之初達成了一個共識,希望最終的作品能夠基于皇家雪蘭莪的精湛工藝去傳達華人世界的傳統文化、生活哲學,并符合當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審美。
在德國學習與工作多年的楊明潔首先考慮的是一件好的產品如何滿足用戶的需求,他將竹作為一種附加的材料與錫進行結合,很好的將兩種材料的優勢進行了互補。對他而言,具備東方審美語境的外觀將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而非目的。
整個系列的產品包括茶壺、茶杯、茶葉罐、茶筅、茶盤和茶食小碟。竹與錫在材質上的結合,更實現了功能上的創新與突破,如竹制把手與底盤的防燙與防撞功能、濾茶器的快速釋茶功能、外張茶罐蓋的易開啟等。
良好的人機工學
竹制的把手符合人體工學,壺蓋與把手的竹材起到了很好的隔熱功能。竹子的底盤可以兼顧防撞與隔熱的功能,克服了錫器本身比較軟的弱點。斜的開放式把手可以讓用戶很輕松的倒茶。
將材料的特性充分的發揮
好的設計應該將一種材料的特性充分的發揮出來,將材料的劣勢消除。
在這個系列的茶具設計中,楊明潔嘗試將錫镴容易塑形的特性充分的發揮出來。在打樣過程中嘗試了不同的表面處理,最終茶壺外表并沒有處理成光滑的表面,是為了避免與其他金屬,如不銹鋼相類似的表面質感,從而體現錫镴的特有工藝。茶具外表源自竹纖維的不規則凹凸紋理,減小了手與金屬的接觸面,也消解了金屬材料過燙或過冷的缺憾,有更加溫和的手感。
快速釋茶的功能
有一處看不見的功能創新:內置濾茶器的上沿巧妙地與壺蓋互扣,輕輕轉動壺蓋把手,帶動下面的濾茶器,有助于快速地釋放出聚集在濾茶器中的濃厚茶汁,完全有別于傳統的茶壺設計。圓盤形的竹制壺蓋把手有更大的扭矩,可以輕松的轉動濾茶器。
茶罐
茶罐以竹纖維紋理裝飾,但這并不只是一種裝飾。手握時可減弱金屬的冰冷感。微向外張的罐蓋上緣使得用戶可輕松打開茶罐,因為一個高品質的茶罐蓋子與罐體連接是很緊密的,同時外張的上緣也包含竹節的設計語義。竹制的底部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撞功能。
茶筅
源自中國唐代的茶筅現被廣泛的應用于制作日本的抹茶,錫镴制作的底座下部微微外張,有竹節的語義,也使得茶筅可以穩定的直立于桌面,不易被弄臟。底座竹纖維的紋理與上方的竹制茶筅相互呼應,呈現出完美的視覺效果。
茶食小碟
靈感源自竹子成長時剝落的筍殼,表面依然采用竹纖維紋理質感,自然收緊的中間部分,可以讓用戶兩指一捏輕松的拿起小碟。獨特的造型將錫镴的工藝優勢充分的發揮,是其他金屬工藝所無法實現的。
第一夫人的點贊與兩項年度大獎
在中國領導人出訪馬來西亞時,作為馬來西亞國寶級的品牌,皇家雪蘭莪家族的第三代傳人特意向中國的第一夫人展示了他們與中國設計師合作的“知竹常樂”系列茶具,獲得了第一夫人的贊賞。在中國快速發展的今天,全球華人都在尋找一種身份認同,而這或許是在設計上的一種身份認同吧!
有意思的是皇家雪蘭莪家族的第三代傳人是一位優雅的老太太,一年365天都穿旗袍,盡管她只會說英文。中國的傳統生活方式在馬來西亞華人當中被神奇的繼承著。
“知竹常樂”茶具系列隨后也獲得了美國 IDEA 設計獎,以及 EDIDA 國際設計大獎在內的多項大獎,在皇家雪蘭莪全球的專賣店銷售。這也是皇家雪蘭莪與楊明潔的合作的一個起點,接下來的合作系列產品將陸續上市。
對于楊明潔而言,“知竹常樂”茶具系列的設計首先考慮的還是最基本的用戶,如何實現完美的用戶體驗,符合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審美。具備中國審美語境的外觀呈現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而非目的。過度的強調這是“中國的設計”,只是民族自卑感或自尊心在設計中的體現,這是處于文化弱勢的時候會發出的聲音。設計的國家性是存在的,但不該只是表面的裝飾符號!
在2015年4月10日下午13:30,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4A活動區,文化部蘇州創博會“國際設計與品牌戰略峰會”上,皇家雪蘭莪家族第四代傳人Yoonli Yong 楊永禮將應邀親臨現場,為觀眾講述皇家雪蘭莪130年的發展歷史。
更多信息敬請關注楊明潔微信平臺:JAMYYANG楊明潔設計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