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期望借助藝術與文創設計的創造力,介入幫助鄉土復興與文化重塑,喚醒地方沉睡資源,助力區域更新和產業升級提供可能性探討?!?br/>
說起古鎮,多數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青磚黑瓦的古式建筑,恬靜淳樸的生活氛圍,寧波東錢湖邊的韓嶺古鎮也不例外。但這個10月,一群藝術家將改變這個小鎮的古老印象,為平靜的小鎮生活注入一劑藝術的多巴胺。
韓嶺村,位于被郭沫若先生譽為“西湖風光,太湖氣魄”的東錢湖風景區。坐于福泉山與金峨山兩條余脈所形成的峽谷喇叭口中,是寧波市首批十大古村一。
?東錢湖韓嶺村
過去的韓嶺村以傳統農業經濟為主,盛產茶葉。如今,古村通過對歷史文化與休閑旅游進行有機融合,將市場化和產業化的機制引入到文化資源的傳承與開掘中,打造特色商業文化生態鏈。而即將到來的東錢湖國際藝事季,將是文化韓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首屆東錢湖國際藝事季
始于韓嶺的藝術靈感
展覽時間
2019/10/17 正式開放
展覽地點
寧波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環湖東路5166號韓嶺
· 策展人語 ·
馮志鋒 | 朗圖創始人:
首屆寧波東錢湖國際藝事季 ,以“再序東錢湖”為主題,“再序”一詞意為延續傳承美好事物、以當代文化藝術姿態再次開啟東錢湖明日想象;通過探討藝術、文化、人文及自然社會的關系,進而推動城市社會文明演變及誕生。
李昱昱 | 朗圖藝文合伙人:
我們集合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及創作人的藝術實驗,結合地形、地貌和人文背景而呈現獨立的創作,不再是單一的個體,更多的是藝術作品與土地的連結、文化的延續、公眾的參與為整體介入環境,在地生長自然煥發活力,也為再序東錢湖明日未來提供可觀看可體驗可思考的發展可持續樣本。
14 名國際藝術家,
8 位知名設計師;
他們來自日本、德國、中國北京、臺北、香港、上海深圳...以藝術之名,再序東錢湖。
Part.1
全球公共藝術賞
全球公共藝術賞是藝事季最重要的環節,是一場融合自然與人文的展覽,由“湖畔印象”和“嶺間文化”兩部分組成。藝術賞特邀全球知名藝術家在地創作,打造韓嶺至茶亭沿湖“最美2公里”藝術走廊,將公共藝術嵌入城鎮空間肌理,留下長久的魅力景觀,重建人與自然的聯系并激發地方活力。
因湖畔而生的創想實踐與特有的本土自然?貌結合,觀看的視野卻不僅限于藝術品本身,納入外圍的人文光景以及語言,亦是概念的一部分。
01
《Dancing Together》
作品由彎曲的金屬條組成,這些金屬條被著色并相互插入。就像一棵樹一樣,這件作品給我們成長的印象。同樣的植物和樹枝, 金屬環互相接觸,沿著它們的方式改變它們的顏色,并融化成一個方向。作品模擬生活的運動,一起成長,一起跳舞。
Daniel Knorr | 德國
來自德國的觀念藝術家,他的創作主題熱衷于探討城市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關系,他擅長用各種類型的藝術互動項目來表達在這些領域發生的問題。在Daniel Knorr的藝術實踐里對物質化關注是他的中心點,他的行為和日常生活,就如在公共和私人空間與藝術家和公眾間的關系,就是在他的作品里他個人的標志性內容。
02
《Happy Together》
由不銹鋼打磨成鏡?,起伏的表?如同?個多?的哈哈鏡,折射出?數個你我與環境的融合, 鏡??挖空的笑?,如同生活中常用的表情符號。作品倡導的快樂生活?式,是滕斐從個?到作品表現出來的直觀?質。從材質到對光影的捕捉,將情緒與環境融合,是該作品最吸引?的地?。
滕斐丨中國
藝術家、策展人,“B10音樂現場”創始人之一,曾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在德國學習與從事藝術工作17年,2006年回國至今,策劃及運營“B10音樂現場”、“明天音樂節”、“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
03
《延續》
本件作品對“NEO-ORIENTAL AESTHETICS 次代東方美學”的概念、材料及形式展開不斷探索,嘗試通過東?古典符號發出現代?色。靈感取自《神異經》中“東?有樹,?五?丈,名?桃,其?徑三尺三寸,和核美?之,令?益壽” 之美好臆想,來構造?處超現實的東方氣質意境。作品通過顏?來表現?命從初生到成熟的過程。
林子楠丨中國
視覺藝術家,2003年接觸街頭涂鴉后開始個人創作旅程,擅長在傳統與現代文化之間尋找創作的可能性,致力于將東方古來寓意,美學進行現代實驗。現創作設計公共壁畫,繪畫,裝置,影像等,近來活躍參與國際藝術活動展覽及跨界合作。
04
《眼前一亮》
通過作品縱觀歷史,在東錢湖展出來的這一刻定格瞬間,用作品裝載時間、人、湖光山色及發生的一切?!秆矍?亮」是一個波普符號的創作,代表著社會的一種「不斷求索,活在當下但又一閃即逝」的價值取向。讓前來觀賞的游客?起其樂融融地感受到作品傳達出來的氛圍及氣質。
高少康丨中國香港
靳劉高設計合伙人,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 英國倫敦學院藝術碩士,獲「藝術與設計」雜志選為年度人物(2011),透視40驕子獎(2014),香港十大杰出設計師獎(2014),為中國與香港新一代設計界的代表人物。 專注設計十多年間,保持著對藝術方面的熱誠與探索。2016年于今日美術館「兩地三代四十載」展覽中展出「天下太平100」的系列創作,及后受邀「透鏡-2017中國當代藝術展」展出作品,創作開始備受關注。
05
《MONSTER》
IKUNO OMURA的作品都和大自然發生關系,亞熱帶的沖繩性?彩是她主要的表現手段。作為?形?化遺產前?孝允先生的唯?繼承者,她對造型物的作品有著???常獨特的風格。
大村郁乃 | 日本
來自日本沖繩的藝術家,她的作品呈現了沖繩植物和自然之美。她的創作中,使用了許多柔和而溫暖的顏色形成自有的水彩畫風格;同時大村郁乃也從事室內設計及產品設計,工作于日本沖繩,在海外也是一位活躍的設計師。
06
《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如同蘇軾詩中的描繪,晴天時,陽光閃耀,碧波粼粼;雨天時,煙雨朦朧,若隱若現。這作品運用了當代的藝術語言,通過對下雨的云朵的趣味設計,讓東錢湖的天氣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都與作品相關聯,給予觀賞者特別的趣味感官體驗。
陳睿丨中國
跨界藝術家,藝術創作范疇廣泛,從設計插畫到音樂新媒體等都是他的創作研究對象。擅長運用多種媒介混搭創作,結合人文題材,發掘新語言打造作品,怪誕與玩樂趣味是作品的創作核心。
而在“嶺間藝術”的部分,觀眾將穿梭于韓嶺的青磚小巷中,探尋已與小鎮融為一體的創意。這些創作將重新定義人與公共空間的關系,藝術家在結合韓嶺本身獨特氣質的基礎上,極力找尋與自身作品間的契合點,也逐漸轉化為藝術家與當地居民之間的多元化互動。
07
《和平鴿》
和平鴿,是全人類通用的視覺符號。藝術家借用裝置手法,定格了鴿群的飛行瞬間。我們希望,一瞬亦是永恒,愿世界和平。
白岡岡丨中國
視覺藝術家,策展人,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多合文化(DohopCreative)創辦人、創意總監;擁有超過十年的策展經驗,是一名擁有極具創造力和執行力的藝術人。
08
《兒時的木夾子》
小時候幫媽媽晾衣服,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幫忙遞一個木夾子,這個符號也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這次作品把它放大在公共空間呈現出來,必然是一件有趣和充滿共鳴的作品。
Lighter丨中國
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由涂鴉藝術家和攝影師周冠雄組成。定位于發掘新銳的視覺語言以及新穎的藝術表現方式,或者將部分已經存在的新藝術多元化呈現。通過進行實驗性藝術創作,不斷創新獨特的新銳語言,呈現Lighter對社會文化的見解,以此與人們產生共鳴。
09
《情書計劃》
《情書計劃》是黑一烊2018年開始創作的公共藝術計劃。藝術家通過對城市生態的研究,收集最具特色的樹葉,結合來自當地詩人的詩歌,喚起我們對細微生活的關注和情感?!秾幉ㄇ闀愤x用寧波詩人樹才的詩歌——《極端的秋天》,詩歌被鏤刻在廣玉蘭樹葉上,來傳遞暗含的情緒、直覺和啟示。
黑一烊丨中國
當今中國最活躍的藝術文化交流先鋒之一。同樣也是一位極具才華的新晉藝術家, 其創作風格自由靈活,樂趣,充滿畫意和時尚氣息。致力于將設計、當代藝術、廣告、建筑空間、城市、社會等各種媒介,在不同領域間的融會貫通,為有趣、有意義、有價值的作品賦予最佳的表達方式。
10
《另一種空間》
靈感最初誕生于平面,又在無限的空間之中得到確立。當創作的“意”已躍然紙上,簡單的線條便架構出“未完成”的空間,腦海中投射出的無限廣度與深度又給予了空間新的變化。在將“空間”物質化的過程中, “點線面”的位置關系將被重新梳理、確立,一個超越初旨的“另一種空間”從此誕生。
陳飛波 | 中國
設計師,致力于傳統美學精神和現代設計語言交融的實踐探索,開拓了集建筑設計、室內設計、視覺傳播、產品設計、展覽策劃等多領域互通有無的設計實現平臺,通過投資與經營,研究當代設計對商業、生活模式的推動和影響。
11
《原鄉的秋天 - 向沙耆致敬》
韓嶺曾經是印象派大師沙耆的家,也是他的創作基地。在沙耆的畫里,東錢湖的秋天閃著金光。我們學習了寧波的竹編,試著用這傳統手藝把金光編織入躺椅中。期待你能坐下來,靜靜地,欣賞韓嶺如畫的風景。
張道銘 | 中國臺灣
建筑設計師,在歐洲建筑領域活躍多年,對建筑設計、公共空間設計、城市設計與研究有豐富經驗,現任 Rito Urban Associates / RUA合伙人。
周建杰 | 中國
建筑設計師,畢業于英國卡迪夫大學與倫敦建筑聯盟AA學院,具有豐富的國內外城市研究與建筑設計實踐經驗,現任 Rito Urban Associates / RUA合伙人。
12
《茶樹先生》
以韓嶺的屋頂、茶樹為靈感……夜晚的星空零星灑落,茶樹先生在他的小屋里給即將入睡的人們編織美麗的夢。
童大雨 | 中國
墻畫與插畫工作者,專職從事插畫 10 余年。主要從事墻畫、插畫以及 一切以插畫為創作元素的商業與藝術項目 。擅長將插畫與拼貼的設計元 素植入商業進行藝術創作,熱衷在傳統與現代文化之間尋找平衡點。
13
《夢玩游樂場》
在午后的陽光里,靜靜地坐在公園的搖馬上,聽見夢的腳步聲,來自山谷和河流,像是童話里的搖籃曲。變成一只咖啡色的貓,在你身邊看著你的微笑,那么近,記憶的旋律永遠不會停止。多希望這樣的白日夢不要結束。
羅曉駿 | 中國
羅曉駿,獨立插畫師,Moonlight-Dreamer品牌主理人。在深圳ONO Infection、香港、北京、日本等地多次舉辦個展和群展。他的作品都是關于他對情感,對夢想的表現。相信夢想,相信自由,相信淳樸的愛情,讓羅曉駿不斷地創作出大家內心思考的愛情作品。
14
《日常像素》
像素創作對我而言,更希望能從一些微小的細節,日常之物入手,把情感、情緒通過一個個色塊,將它們記錄下來。像素創作已慢慢成為我的其中一種敘述方式,也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希望通過手機繪畫的行為來替代那種“喃喃自語”的狀態,將細微、瑣碎的日常靜物或場景“詩意化”
呂曉正 | 中國
藝術家,主要從事公共藝術,隨著3C產品介入到藝術家的生活當中,2012年起,他開始在手機進行繪畫及像素動畫等創作。手機作為藝術家的創作媒介,他在考慮一種人類行為的可能性的同時,也試圖通過這個媒介對繪畫進行另一種視覺的呈現。
Part.2
文創再生計劃
特邀知名設計師齊聚韓嶺,探索特色傳統文化與潮流藝術的融合,借助創意與設計的力量使地方產品品牌化,同時打造地區文創品牌衍生品、深度植入在當下的生活中,重塑地方產品的魅力,敬請期待設計師們對韓嶺的別樣表達。
· Designers ·
Part.3
藝術對談
我們邀請國內外知名創意人來分享其相關創作性思考,共同探討城市文化與藝術的融合,剖析城市藝術的內在肌理和外在形態,通過自由對話的方式來探索更多創造形式。
《 建筑與藝術 》
建筑與人文、歷史的關系
講座時間:2019年10月17日 10:30-11:30
對談嘉賓:
隈研吾丨日本
隈研吾大師曾獲日本、意大利、芬蘭等國之建筑獎。建筑作品散發日式 和?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筑”、“隈研吾流”;又以自然 景觀的融合為特色,運用木材、泥磚、竹子、石板、紙或玻璃等天然建材, 結合水、光線與空氣,創造外表看似柔弱,卻更耐震、且讓人感覺到傳 統建筑的溫馨與美的“負建筑”。
劉宇揚 | 中國臺灣
美國加州大學都市研究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筑碩士。師從荷蘭建筑家庫哈斯,現為劉宇揚建筑事務所(Atelier Liu Yuyang Architects)主持建筑師,香港大學建筑學院榮譽副教授,上海青浦區規劃局顧問建筑師。
董屹 | 中國
DC國際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人、同濟大學建筑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同濟大學建筑系,獲得建筑學博士學位。
《 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實踐 》
人與藝術、城市的關系
講座時間:2019年10月17日 15:00-16:30
對談嘉賓:
朱德才 | 中國
前沿藝穗藝術中心藝術總監、UBIES亞洲中國地區負責人。
2003年畢業于倫敦藝術大學互動多媒體研究生專業。回國后創辦英途聯盟,設計作品曾榮獲多個國際設計獎項,擅長于消費類品牌體驗設計及傳播,專注于文化管理及生活方式創新研究。
滕斐 | 中國
藝術家、策展人,“B10音樂現場”創始人之一。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