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周設計師年齡越來越大已成了一個趨勢。以往像羅崢等人20歲成名的現象越來越少了。這說明一個危機:國內設計師遭遇了一個斷層,沒有新鮮血液及時補充。同時也表明,年輕設計師靠一夜成名的時代結束了。
近日,發布2010年春夏趨勢的北京國際時裝周已落下帷幕。與以往時裝周不同的是,今年沒有一家歐美品牌參加,清一色是本土設計師的天下。
對此,中國時裝設計師協會主席王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時裝周設計師年齡越來越大已成了一個趨勢。以往像羅崢等人20歲成名的現象越來越少了。這說明一個危機:國內設計師遭遇了一個斷層,沒有新鮮血液及時補充。同時也表明,年輕設計師靠一夜成名的時代結束了。”
那么,造成中國服裝設計產業面臨斷層的主要原因何在呢?
王慶認為,第一,設計師越來越老,沒有新鮮血液及時補充。據王慶介紹,今年參加2009春夏國際時裝周的設計師平均年齡38歲,年齡最小的25歲,許多設計師已經40多歲了。去年設計師平均年齡是37歲,而幾年前設計師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第二,設計師人才需求看漲,但成熟型人才儲量不足,這是當前中國服裝設計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總從業人數達1960萬人,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數的14%。但其中從事面料設計工作的人員僅占紡織服裝行業總從業人數的1.5%,創意大師、設計精英等高層次人才則更為稀缺。紡織產業要進步,有很多因素,其中設計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設計貫穿整個產業的始終;第三,設計師大多半路出家,需要汲取更多不同文化。目前許多年輕的設計師們并非服裝設計科班出身,專業五花八門,如設計師鄧皓是學飛機發動機設計的,設計師肖紅學的專業是音樂。這也許說明,服裝設計師需要更多地汲取不同文化的通感。
“中國目前占據主流地位的服裝設計師們,是看著國際上一些大牌設計師的傳奇故事成長起來的,由此也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年輕的設計師們的價值觀。其實服裝設計這條路很不好走。”憑借作品《皇城雪景》獲得“應大杯”首屆中國時尚皮裝設計大賽金獎以及最佳工藝獎的年輕設計師路寬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這位在北京服裝學院就讀服裝藝術設計的準設計師說:“人們看到的設計師都是鮮花和掌聲,沒有看到設計師的另一面。因為各種原因,每年紡織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中僅有2到3成留在本行業。比如,我們學校190多名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也就5至6人走進設計師行業,因為這條路太難走了。”